南昌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
扫一扫微信关注我们
童童(化名)是第一位入住江西省肿瘤医院“拾光小屋”的患儿。
2025年1月10日,我们初次见到她,童童左股骨骨肉瘤已经确诊了8个多月。小小的身体非常瘦弱,脑部、肺部等多部位有转移,还伴随剧烈、顽固的全身疼痛,医生评估随时可能发生“脑疝”风险,离开人世。
(童童亲手绘制的作品)
在过往的岁月里,她是个温柔且羞涩的小女孩,内心世界丰富而多彩,拥有诸多爱好:搭积木、绘画、看吃播、听音乐……《桃花笑》是她最钟爱的歌曲。她爱美,指尖上总贴着可爱的小花装饰。这样一位安静美好、充满想象力的小仙女,如今却大部分时间沉浸在昏睡之中。不知道她究竟经历了多少连成年人都难以想象的破碎时刻呢?
(童童一直很珍视的美甲)
来到江西省肿瘤医院安宁疗护科后,医护团队迅速为孩子采取了止痛、补充营养等措施;社工迅速联系了小小志愿者,为童童送去了亲手绘制的、满载祝福的贺卡;通过绘本《艾比小刺刺》引导童童以另一种视角去认识那个被称为“小怪兽”的肿瘤。当童童聆听这个绘本时,她的眼睛睁得大大的,仿佛从中汲取到了更多的勇气和力量。
妈妈感慨地说:“来到拾光小屋,是我们家的幸运和慰藉。小屋不仅给了我们一份安全感,更为童童营造了一个温暖的‘家’。她喜欢望着窗外的天空,那里有洁白的云朵和明媚的阳光。”
(医护开展救助)
在服务过程中,童童的家人及医护社团队每一天都满怀期待,希望她能有所好转,哪怕只是多说几句话,或者有力气看看心爱的动画片。我们目睹了童童父母那深沉而厚重的爱,他们每时每刻都坚定不移、温暖如初地陪伴在孩子身边。当倾听童童父母讲述孩子患病以来的艰辛历程,得知他们主动放弃经济救助,选择将这份力量传递给更多有需要的家庭时,我们感受到童童家庭在这个艰难时刻里,依然有着无比的勇气和共同的信念,这份勇气和信念的名字是“爱”。
(小小志愿者为童童送去的鲜花卡片)
2025年1月18日凌晨,童童血压、血氧等指标出现进行性下降,家属表示愿意顺其自然,凌晨5点58分,童童在爸爸妈妈、爷爷奶奶等家人的陪伴下,安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。
过了几日,再见到童童妈妈的那一刻,她告诉我,她和家人目前还好,孩子去了没有痛苦的“快乐星球”,得到了解脱,还说“孩子安睡在家乡的那片土地上。”
(拾光小屋一角与《艾比小刺刺》绘本)
自从接触童童以来,我们竭尽所能,用绘本为她带去陪伴,用音乐帮助她放松心情。幸运的是,童童的家人一直团结一致,彼此成为最坚实的肩膀和力量源泉。在万分悲痛的时刻,他们选择了用坚定的爱去守护,以乐观和感恩的心态面对今后的生活。
而我们也在远方挂念着童童,希望她所在的地方,依然有桃花,有月光,有云朵。
年仅6岁的骨肉瘤患儿童童,像一片随时会飘散的羽毛,却用最后的时光教会我们:当生命进入倒计时,爱与尊严依然能开出最美的花。
我想,这就是我们陪伴和服务的意义。在光亮逐渐消散的那一刻,我们在一起,共同面对。
供稿:江西省肿瘤医院安宁疗护科社工 王娜